以太网环网协议 随笔
发表于|更新于|network
|总字数:40|阅读时长:1分钟|浏览量:
简介
列举:STP RSTP MSTP(公有协议)、PVST PVST+(Cisco私有)、VBST(华为私有)
RRPP(华为、华三) SEP(华为私有)
ERPS(G.8032)
Smart Link
堆叠 M-LAG
文章作者: Song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工格物 - Blog!
相关推荐
2025-10-12
什么是EVPN?
什么是EVPN?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下一代全业务承载的VPN解决方案。EVPN统一了各种VPN业务的控制面(VXLAN、VPWS、VPLS),利用BGP扩展协议来传递二层或三层的可达性信息,实现了转发面和控制面的分离。 EVPN解决传统L2VPN的无法实现负载分担、网络资源的消耗较高等不足,同时也可以对L3VPN业务进行承载,降低了协议的复杂程度。EVPN还将IP VPN流量均衡和部署灵活的优势引入到了以太网中。种种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二层网络互连场景。 什么是EVPN和BGP EVPN?EVPN是下一代全业务承载的VPN解决方案,它颠覆了传统二层VPN通过转发面来学习MAC地址的机制,引入了控制面,利用BGP扩展协议来传递MAC信息。EVPN基于MP-BGP,定义了一系列新的BGP EVPN路由类型,从而使EVPN网络中的不同站点间可以相互学习MAC地址信息。 BGP EVPN路由有以下几种类型 Type: 以太自动发现路由(Ethernet Auto-Discovery Route) 以太自动发现路由可以向...
2025-10-12
什么是VXLAN
简介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RFC7348是由IETF定义的NVO3(Network Virtualization over Layer 3)标准技术之一,(还有NVGRE、STT等技术)是对传统VLAN协议的一种扩展。VXLAN的特点是将L2的以太帧封装到UDP报文(即L2 over L4)中,并在L3网络中传输。 VXLAN本质上是一种隧道技术,在源网络设备与目的网络设备之间的IP网络上,建立一条逻辑隧道,将用户侧报文经过特定的封装后通过这条隧道转发。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接入网络的服务器就像是连接到了一个虚拟的二层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可以方便地进行二层通信。 已经是事实上的网络虚拟化标准,公有云(阿里云、华为云、AWS等)的VPC大多数都是用VXLAN来作为数据转发层面。不止在虚拟化环境,还有园区网络、运营商网络也开始使用。(灵活的二层接入、二层VPN隧道) VXLAN已经成为当前构建数据中心的主流技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满足数据中心里虚拟机动态迁移和多租户等需求。 VXLAN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
2025-10-12
VXLAN 基本概念
介绍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采用MAC in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封装方式,是NVO3(Network Virtualizaiton over Layer 3)中的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它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服务器虚拟化凭借其大幅降低IT成本、提高业务部署灵活性、降低运维成本等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部署。 本文章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和接入方式。 本文章是针对华为系列网络设备的学习笔记。 实际应用环境VXLAN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在数据中心中采用Spine-Leaf两层物理架构,结合VXLAN应用。 Spine节点执行路由转发,转发时不感知VXLAN。Leaf节点负责资源接入,完成VXLAN封装及解封装。 数据中心的业务均由VXLAN承载。 Spine-Leaf说明: Spine-Leaf架构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它由两个交换层组成——脊柱和叶子。叶层由接入交换机组成,它们汇聚来自服务器的流量并直接连接到脊柱或网络核心。脊柱交换机以全网状拓扑相互连接所有叶子交换机1。 这种...
2025-10-12
VXLAN 基本配置
介绍本文章介绍了静态VXLAN配置方案。 本文章是针对华为系列网络设备的学习笔记。 VNI在VXLAN网络上有全局意义,而BD只有本地意义。 VXLAN配置介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 创建广播域BD[Huawei] bridge-domain bd-id# 系统视图下创建广播域BD,进入BD视图。ID取值范围为1~16777215。2. 创建VNI[Huawei-bd100] vxlan vni vni-id# BD视图下创建VXLAN网络标识VNI并关联广播域BD。ID取值范围为1~16777215。3. 创建NVE接口。[Huawei] interface nve nve-number# 创建NVE接口,并进入NVE接口视图。一般情况下NVE接口编号有且仅为1。4. 配置源VTEP的IP地址。[Huawei-Nve1] source ip-address# 配置源端VTEP的IP地址。一般规划使用Loopback接口的地址。5. 配置头端复制列表。[Huawei-Nve1] vni vni-id head-end p...
2025-10-12
VXLAN 转发原理
介绍VXLAN工作原理如下: 在每个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上都配置一个VTEP(VXLAN Tunnel Endpoints),用于封装和解封装VXLAN报文。 在两个VTEP之间建立一个VXLAN隧道,用于在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传输封装后的VXLAN报文。 当虚拟机之间需要通信时,它们的报文会被发送到所在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上。交换机上的VTEP会将报文封装成VXLAN报文,并通过VXLAN隧道发送到另一个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上。 另一个数据中心的交换机上的VTEP会将VXLAN报文解封装,还原成原始报文,并发送给目标虚拟机。 这样,虚拟机之间就可以通过VXLAN隧道进行通信了。 本文章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案。 本文章是针对华为系列网络设备的学习笔记。 VXLAN隧道的建立方式VXLAN隧道由一对VTEP确定,报文在VTEP设备进行封装之后在VXLAN隧道中依靠路由进行传输。只要VXLAN隧道的两端VTEP是三层路由可达的,VXLAN隧道就可以建立成功。 根据VXLAN隧道的创建方式将VXLAN隧道分为以下两种: 静态隧道:通过用户手工配置本端和远端的VNI、VTEP IP地址和头端复...
2025-10-12
华为CE交换机 EVPN-VXLAN-二层互通实验
介绍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下一代全业务承载的VPN解决方案。EVPN统一了各种VPN业务的控制面,利用BGP扩展协议来传递二层或三层的可达性信息,实现了转发面和控制面的分离。 EVPN解决传统L2VPN的无法实现负载分担、网络资源的消耗较高等不足,同时也可以对L3VPN业务进行承载,降低了协议的复杂程度。EVPN还将IP VPN流量均衡和部署灵活的优势引入到了以太网中。种种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二层网络互连场景。 本实验使用PNET-LAB + 华为 CE12800镜像 VXLAN系列文章:https://songxwn.com/tags/vxlan/ 相关文档:https://songxwn.com/file/CloudEngine16800-VXLAN-config.7z EVPN介绍: https://songxwn.com/evpn/ 配置步骤实验拓扑 配置思路采用如下思路配置EVPN-VXLAN: 所有设备配置OSPF区域0,打通Lookbak0 的互通路由。 所有设备互相配置iBGP + EVPN地址族...
2025-10-12
华为CE交换机 VXLAN二层互通+固定网关配置
介绍VXLAN是NVO3中的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通过将虚拟机发出的数据包封装在UDP中,并使用物理网络的IP、MAC作为outer-header进行封装,然后在IP网络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由隧道终结点解封装并将数据发送给目标虚拟机。 https://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zh/doc/EDOC1100075483/839c3d0 主要配置过程VXLAN BD配置123bridge-domain 100vxlan vni 100# 创建BD域,并关联VNI。BD编号建议和VNI一样。 VXLAN 接入二层子接口口配置12345678interface GE1/0/9.10 mode l2encapsulation untagbridge-domain 100# 创建二层子接口,配置无vlan接入。绑定BD 100.interface GE1/0/8.10 mode l2encapsulation dot1q vid 123bridge-domain 100# 配置VLAN123接入 VXLAN VTEP配置12345interface Nv...
2025-10-12
在互联网的公路上挤死别人 - 全系系统开启BBR提高TCP性能
BBR简介BBR(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trip propagation time)是一种由Google提出的拥塞控制算法,旨在提升网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传统的TCP拥塞控制算法通常基于丢包或延迟作为网络拥塞的信号,而BBR则通过实时测量网络的瓶颈带宽和往返时延(RTT),动态调整数据发送速率,从而更准确地利用网络资源。 BBR的核心思想是: 带宽估计:持续估计网络路径的瓶颈带宽,即最大可用传输速率。 时延估计:测量并维持最小往返时延,用以判断网络拥塞程度。 速率控制:根据带宽和时延的估计结果调整发送窗口,保证发送速率接近但不超过瓶颈带宽,避免队列积压和包丢失。 相比传统基于丢包的算法,BBR能够更快地恢复带宽,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吞吐量。它在Google的各类服务以及开源TCP实现(如Linux内核中的BBR模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关于BBR的测试和具体讲解:https://songxwn.com/TCP_BBR/ 具体作用BBR(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trip p...